申请加入纪念馆
取消 提交
关闭 用户登录
帮助中心
离开
福济斋 - 逝者生平事迹
吴玉麟生平事迹
吴玉麟生平简介:
父亲简历
1913年2月25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法律系。先后就职于法商水电公司,1956年4 月至1961年6月调至北京外交学院任法语讲师;1961年7月至1963年7月调齐齐哈尔医学院任法语讲师;1963年7月调新华社对外部任翻译,1973年3月调至该社外训班任法语教员。不幸于当年12月10日下午六时因患不治之症永远离开了我们。
父亲的一生勤垦严谨,从小学习成绩斐然,年年抱奖品回家,倍受祖父疼爱。父亲的法语水平高超,任教期间不辞劳苦,精益求精,选编教材,生动教学,因材施教,倍受学生称道。外文出版社曾请他翻译过多本法文小说,并正式出版。在新华社任职期间,翻译重大的国内国际稿件时,更显功底,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出色地完成了每项任务。他在新华社连续上了九年多的夜班,任劳任怨,从不叫苦,还经常利用节假日进修,提高业务水平。他常说:“我们的工作责任重大,不容许出一点差错。”正当他在新华社外训班重又担当法语教师的重任时,病魔袭来,不到二个月,竟夺去了他鲜活的生命。
父亲任劳任怨一辈子,1956年调北京后曾下乡,正值困难时期,因忍不住饥饿,将一块名贵表换萝卜吃,年青时得过肝炎的他,回京后就住了院,消化系统所受的伤害,埋下了祸根。父亲1961年被调往齐齐哈尔医学院后,留在北京的母亲就与另一位老教师家属被外交学院赶至西四的平房内,两家在连成一体的一南两北(约40平米)的一套房内居住。
1963年父亲回京后,一家祖孙三代六口人就挤在约12米的小屋里。新华社曾经要分给父亲一套房,因怕住单位房再出现被撵的难堪局面,没敢接受照顾。父亲就在这样没有卫生间、没有取暖等设施的小平房中度过了短暂生命的最后十年,后辈们想来心痛、愧疚,俱晚矣!
父亲一生虽短暂,却时时事事展现着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崇高品质,他的孺子牛精神永垂不朽!
愿父亲在天国快乐,在世间承受过的不公得到弥补。
安息吧,亲爱的父亲!您永远活在女儿的心中。
修改逝者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