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情感倾诉

龚书铎教授生平简介(二)

 

  龚书铎教授在担任历史系主任期间,积极推进历史学的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的史学人才探索新路。从50年代开始,我国师范院校的历史教学基本上是照搬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率先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进行教学改革,压缩通史课,增开选修课,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1983-1991年,龚书铎教授继续推动白先生倡导的这项教学改革,并将其引向深入。这项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并对全国师范院校的历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89年)。1988年,龚书铎教授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90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并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由他领导的中国近代史教学团队还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

  龚书铎教授执教60余年。他挚爱教育事业,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先后为本科生主讲过"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晚清政治史"、"中国近代文化史"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晚清政治史专题"、"文化史专题"、"中国近代史理论专题"、"中国近代文化史专题"等课程。数十年来,他从没离开过三尺讲坛。即便在重病期间,他依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为博士生授课。可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其无私忘我的精神,可感可佩。

  龚书铎教授指导学生,认真负责,有法度。他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和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每年新生入学,他所讲的第一课,总是要求学生先学做人,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形成严谨的学风,遵循学术规范,戒绝浮躁,甘坐冷板凳。他始终强调:研究文化史既要胸有全局,也要林中见木,只有把综合的、宏观的论述与具体的、分门别类的探究相结合,才能扎实地把研究推向深入。对于龚先生来说,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他经常在出差的火车、飞机上批改学生的论文,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浸润着他的心血和汗水。经他指导的49名博士研究生和21名硕士生(包括外国留学生5人),许多已成长为教授、研究员,不少人还成为重点大学或科研院所的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

  对于史学人才的培养,龚书铎先生的贡献不仅限于北京师范大学。他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或委员,兼任河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义务为兄弟单位的人材培养出主意、做贡献。

  龚书铎教授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自觉的全局意识。他一生追求真理,勇于坚持原则,是一位自觉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史学的著名历史学家,在思想理论界有广泛的影响。他一贯主张,史学研究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唯物史观,史学工作者应该把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史学理论、研究方法不断被介绍到国内,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是,在这种"热潮"的背后,是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冷遇和排斥。龚书铎教授勇于坚持真理,对于思想界出现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革命历史的错误思潮与倾向,作旗帜鲜明的批评与抵制。他认为,要澄清事实,辨清方向,引导青年坚持马克思主义,很多问题需要结合历史,才能从根源上解释清楚。为此,他承担了"对否定中国近现代革命史错误思潮的评析"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先后参与发起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历史和方法论"、"唯物史观与社会科学研究"等学术讨论会,在《人民日报》发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1996年8月27日)、《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1999年5月6日)等多篇长文,与人合作出版了《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原则问题》、《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若干重大是非问题》、《社会主义与新中国五十年》、《近代中国是怎样走向共和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引发的思考》、《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著作批驳了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革命历史的种种错误言论,对于澄清思想理论上的混乱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尽管因此招致了许多误解与非议,龚书铎教授仍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始终坚持一位共产党人应有的良知。

  龚书铎教授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1999年《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文,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夏,他应党中央国务院邀请,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代表,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3年后,他受邀为国家广电总局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剧领导小组成员。2004年,他受聘为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史学概论》组成员。2005年,他被中宣部、教育部任命为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中国近代史纲要》课题组召集人。

  龚书铎教授忠于党,忠于人民,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深知,历史教育在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多年来,除编写面向高校历史学专业师生的教材以外,他还主编了一批面向"非专业"人士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如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中国近代史》、《学习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版)、《中国近代史干部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等。

  龚书铎教授尤其重视青少年历史教育。他一直担任教育部中小学历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的审查组成员,还与人合作主编了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教材。他做了大量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先后与戴逸教授等合作主编了彩图版《中国通史》、《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革命道德 名言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丛书》等,帮助年轻一代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针对日本右翼势力和中国台湾当局篡改教科书事件,他多次引用龚自珍"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名言,警醒人们随意颠覆、否定历史,是非常危险的。

  龚书铎教授一生淡泊自处,廉洁奉公。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校训精神。龚书铎教授已离开了我们,但"人虽去而功不朽,时虽逝而名不泯"。其道德文章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龚书铎教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阅读(1590) 感言(0次)发布日期:2011-11-13 作者:青华
文章感言
感言
关爱快捷入口
八达岭陵园
友情纪念馆 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