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情感倾诉

听乡亲们讲管桦过去的事情

 

  2002年8月17日,“小英雄雨来”之“父”————81岁的作家管桦在唐山病逝。送别管老,笔者走进他的家乡丰润三女河乡女过庄村——— 他爱吃家乡的饭菜   他与乡亲结下深厚的情谊   “女过庄,我来到人世上的第一个旅店,这个河北省丰润县的普通村庄是美丽的……”上世纪80年代末管桦曾这样回忆说。   他与故乡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同村的朱天晴老人说,管桦50年代举家迁回女过庄,在这里体验生活。妻子李婉当上村办小学的校长,管桦和乡亲们共同在田间劳作。闲暇时他写下《葛梅》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佳作。丰润政协委员韩少勋说:“管老每次出书,都要先给乡亲们每人送上一本,大家都喜欢他的书。” 后来,尽管管桦搬回北京,但仍每年回家乡两三次,住上一段时间。他拎上东西,走村串户拜望长辈和老人。有的老人意识迟钝,他总是报上自己的乳名:“我是大顺啊!大顺回家了!”朱天晴说:“那么大的人物,没一点架子,特别厚道。好人啊!”   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只要管桦知道,总要帮上一把。在他家老宅斜对面住的杨淑芝患病,他出钱帮助诊治,后来每次见面都要询问病情;朱学臣家孩子多,生活困难,他送去1000元解急;53岁的朱天武告诉笔者,1958年他母亲得了重病,是管老从北京抓来药救了一条命。就在十几天前,管老和他一起吃饭,还讲“忠厚传家久”,爱国,爱党……   今年7月,管桦用画竹的钱建造的“有竹人家”落成。这是一幢二层小楼,从窗子能看到平原上一望无垠的高粱地。管桦和夫人亲手栽下的30多株月季开得正艳,一畦一畦的茴香、胡萝卜、西红柿长势喜人。住对门的村民陈敬芝说:“管老7月23日刚从北京来此居住。他和我们说,院中的菜你们随便吃,咱们是一家人啊。” 管桦爱吃家乡的玉米饼子和棒子粥,喜欢冀东平原的高粱地。家乡人有个说法,传唱了几代人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就是管桦在家乡的柴火垛上创作的。 字画有价,情谊无价   管桦善画竹,“管家竹”在国画市场千金难求。可对家乡人来说,“管家竹”却没有那么难求。今年7月管桦回乡,得知村民朱天武的儿子已结婚,管老“抱怨”说:“怎么不给我个信儿?我得给孩子送件礼物。”他专门用朱砂画了一幅红竹送给新人。   管桦去世前5天,他把村民杨淑芝叫到家中,一边关切地询问她的病情,一边拿出幅竹子送给她做纪念。杨淑芝清楚地记得,这是管老给他们夫妻的第六张画。商贾富豪求画常常碰壁,乡亲们要画管桦却从不拒绝。 家乡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   前两年,当管桦得知村里打算重新安葬38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时,他拿出2000元为烈士购置墓碑,并亲自撰写碑文。为让孩子们记住过去,他积极倡议在丰润建成小英雄雨来纪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们回忆说,女过庄村北的一条小河受到工业污染,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管桦出面呼吁治理;家乡的阳酒欲打出品牌,他帮助出谋划策,并联系红学家题字,这便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曹雪芹家酒”……他把家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早在十几年前,当丰润第一家书画装裱店“大和斋”开业时,管桦和陈大远先生从北京赶回家乡,热情赞美“这支报春的梅花”,并邀请全国一些知名画家来现场作画助兴。他殷切希望家乡书画装裱业能重振明清时代的辉煌。如今,丰润的书画装裱店已发展到近30家,形成了辐射整个唐山的规模。 管桦关注着家乡文学新人的成长。当作家关仁山还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时,管老曾送他八个字“热爱乡土,扎根生活”。从那以后,关仁山挂职乡镇干部,在基层体验生活,并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关仁山说,今年五一,管老得知他正潜心创作反映农村改革20年历程的长篇小说《天高地厚》时,非常高兴,叮嘱他说;“这个题目不错。一定要真实记录中国农民的命运。”作家、学者王家惠从研究曹雪芹起步,是管老把他引见给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并竭力向社会推介家乡这位红学新人。当王家惠着手创作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时,管老和他把酒长谈,谈红学,谈曹雪芹……   “有竹人家”院中,管桦从北京移栽来的竹苗青翠欲滴,亭亭玉立。村民韩进利说,管老说过,明年要把这里全部种上竹子。这个愿望我们一定替他完成…… 

 

阅读(925) 感言(0次)发布日期:2008-03-20 作者:飞雪
文章感言
感言
关爱快捷入口
八达岭陵园
友情纪念馆 添加